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海燕导弹刚刚曝光出来的时候,全球几乎都不敢相信:印象里核反应堆体积巨大,历史上美俄搞核动力战略轰炸机都失败了,现在竟然能放在导弹上?

海燕导弹刚刚曝光出来的时候,全球几乎都不敢相信:印象里核反应堆体积巨大,历史上美俄搞核动力战略轰炸机都失败了,现在竟然能放在导弹上?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根据专家推测,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助推段负责初始加速,核动力涡轮发动机提供持续推力。从俄罗斯媒体放出的视频画面来看,海燕导弹长约10米,直径约0.5米,核反应堆的体积小得惊人。

据说海燕采用的是高温气冷堆加热空气,这个设计比较罕见,因为常规的高温气冷堆都是用氦气作为热传导介质,因为反应堆内高温高压,氦气是惰性气体,不会和反应堆的材料发生反应。不过常规气冷堆的气体都是循环使用的,而导弹是要把气体喷出去产生动力的,不能回收,这样携带的氦气量就太大了,可能影响导弹的航程和载荷。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有人可能说了,核动力还担心航程和载荷?其实,核反应堆只是动力持久性好,但是功率未必比同体积的化石燃料发动机高,因为你还要考虑材料的耐高温能力。理论上如果你的材料能耐几亿度高温,你不用可控核裂变,直接用原子弹爆炸作为能量都行,但现在不是材料承受不了嘛。

展开全文

当然,导弹体积小,核反应堆的防护罩什么的可能就没有了,这也能降低反应堆的重量,但受限于材料,功率不会比涡扇或者冲压发动机高到离谱的地步。从这次海燕实测航程1.4万公里,连续飞行15小时的数据就能看出来,巡航段就是高亚音速,所以核反应堆的持续功率甚至不如同体积的涡喷。

而仔细观看海燕的反应堆结构图就会发现,里面还有类似涡轮和风扇的结构,而核反应堆是直接加热气体,根本不需要这两个结构,所以很可能就是功率太小,直接将热空气喷出产生推力小,只能推动涡轮,然后带动涡扇,通过降低喷气速度来增加推力。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海燕导弹的反应堆直接用空气作为热传导介质,那么它的寿命可能会很短,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会与反应堆内的材料发生反应。当然,导弹不像核电站,要用几十年,海燕的核反应堆能稳定工作几十个小时就行了。考虑到亚音速导弹突防能力较差,海燕的反应堆在末端很可能超负荷做功,将导弹加速到超音速。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了,既然海燕导弹只能亚音速巡航,末端超音速冲刺速度也不高,这突防能力和打击速度还不如洲际弹道导弹啊,为什么要研制它呢?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首先就是巨大的航程。常规洲际导弹如果要做到1.5万公里以上的航程,基本就得采用液体燃料,体积巨大,只能放到发射井,生存能力差。而海燕导弹的理论射程超过2万公里,但体积只相当于一枚中程弹道导弹,机动能力和隐蔽性极强。

其次就是灵活的飞行路线。常规洲际导弹采用弹道式,飞行轨迹固定,比如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打美国,就是从北极上空飞,就算采用乘波体弹头,末端也就能横向机动个一两千公里,中段还是得在北冰洋上空,除非射程干到3万公里,可以往南打,绕过南极再打美国,这个连“撒旦”都做不到。而如果用海燕来打,就可以低空亚音速巡航,在大洋上随便绕圈,比如可以从北大西洋飞到南大西洋,再绕过南美洲最南端,然后从太平洋向北飞到美国西海岸,让美国的三条岛链全部作废。

俄罗斯太疯狂:未来或取消战略轰炸机,直接用核动力巡航导弹代替

海燕导弹的最后一个用途,可能就是替代战略轰炸机了。俄罗斯现役的图-95战略轰炸机,平均机龄超过40年,急需新的图-160进行替换,但图-160快两年了一架都没有交付,说明复产失败了,之前所谓的2架“新造”飞机,只是利用苏联库存部件组装的。这样一来,俄罗斯未来就失去了用战略轰炸机发射巡航导弹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而海燕导弹正好补上。相比于图-160,海燕导弹的造价更低,一架没准都够买十枚甚至几十枚了,而且突防能力也更强,日常的维护保养成本也更低。而未来俄军战略轰炸机对周边几千公里内的打击任务,可能就要交到苏-34M+KH101巡航导弹这对组合上了。

用海燕导弹替代战略轰炸机,可以说是俄罗斯式的战略核武库“消费降级”,虽然削弱了中程打击能力,但增强了洲际打击能力,可以看出,随着国力的衰落,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越来越依赖战略打击能力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730g.cn/4945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